版权所有: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opyright 2018
网址:www.hniwhr.com 电子邮箱:hniwhr@163.com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长沙 电话:0731-85486203 传真:0731-85486203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370号 湘ICP备18023252号-1
单位简介
单位简介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是湖南省水利电力科学研究所,1960年1月经省编委同意成立湖南省水利电力科学研究所,同时建立党支部。该所受省科委、电力局双重领导。当年6月,又将省电力工业局所属的水文总站并入该所领导,所内设水利室、电力室和水文室。至1960年,全所有职工431人。该所于1961年9月撤销,大部分人员并入省水利电力设计院。1964年3月,省水利电力厅报经省编委同意恢复省水利电力科学研究所,同时建立党支部。定事业编制50人,当年恢复和兴建了6个灌溉试验站。1965年与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配合,建立了长沙中心灌溉试验站,进行水稻所需水量、水温、晒田等项试验,还对地、县灌溉试验进行了指导。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所工作瘫痪,于1970年8月再次裁撤。1978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发文批准设立省水利电力科学研究所,属省水利电力局领导,1981年5月恢复湖南省水利电力科学研究所党支部。1983年更名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1994年4月成立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党总支。2017年1月更名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年6月成立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党委。
当前,我院博士8人,硕士40人;正高5人,副高40人,中级职称46人。人才队伍实现了动态更新和结构优化,建立了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制度,队伍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层次基本合理、创新能力较强、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竞争力显著提高的人才队伍。2022年,我院组建了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快速探测与病害防控、水资源与河湖生态保护、水沙模拟及数字流域研究3支创新团队。
我院设有办公室、党务人事部、财务部、科研生产管理部4个管理部门,以及大坝安全监测中心、水资源研究中心、灌溉试验中心、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所、防灾减灾研究所、水利发展规划研究所、河流泥沙研究所、水利科技推广中心8个科研部门。还有3家下属公司,包括湖南南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科宏大坝监测中心有限公司、湖南省地方电力试验中心有限公司。
目前我院拥有全省水利系统唯一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大坝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湖南省水利水电灌溉试验中心站、水资源管理技术研究中心三个科研平台;建有面积200平方米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室,配备Stealth-3水下机器人、Leica 全自动测量机器人、Leica GS15一体机GPS等专用仪器设备,能够进行力学、岩土、量测、水泥等专业110余个检测项目试验;拥有水利科技咨询甲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乙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乙级、工程咨询丙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多项资质,并通过ISO9001:2008质量认证。
近年来,我院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为湖南的水利事业及人水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共完成科研项目110项,包括水利部重大公益项目、“十三五”重大水利科技项目、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省水利厅水利科技项目等。先后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02项,其中:国家发明三、四等奖各1项,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三等奖26项、四等奖2项,省水利水电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7项。主持和参与编制省部级技术标准、设计规范5项。
我院在抓好水利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水利水电建设事业,承接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监理等任务。形成了以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及评价、水资源保护及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灌区规划、河流泥沙、防灾减灾、河湖长制、遥感信息等研究方向的技术优势。
我院突出党建引领,抓党建促转型,紧紧围绕我省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紧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三大任务,顺应改革要求,转型发展,开拓奋进。我院将以“人才为本,创新为魂,科研立院,服务发展”为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省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